“PAY PER VIEW”

Virgil Abloh

2018年3月16日 – 2018年4月1日
開廊時間 :11:00 – 19:00
公休日:星期日・星期一・國定假日
開幕:2018年3月16日(五)18:00〜21:00

Kaikai Kiki Gallery於3月16日(五)至4月1日(日),舉辦Virgil Abloh個展「”PAY PER VIEW”」。

Virgil Abloh於1980年生於美國伊利諾州Rockford。他是藝術家,建築家,工程師,並身兼藝術總監,設計師等多重身分。廣為熟知的是他的自創街頭潮流品牌「OFF-WHITE」、2016年在邁阿密設計博覽會的原創家具、以及受到巨大迴響的Nike聯名鞋款「Virgil Abloh x Nike」。今年2月更在倫敦的高古軒畫廊舉辦和村上隆的聯名展覽。他所涉及的領域之廣,並且皆受到極大的注目與讚譽。

Abloh早在過去就常透過時尚或音樂等各式各樣的媒體媒介來表現自身的想法。然而,本次個展則是通過藝術來發揮。「PAY PER VIEW」 是以消費社會、廣告等媒體對我們存在的世界賦予怎麼樣影響的疑問為中心構成的。誠摯邀請各位透過本次Kaikai Kiki Gallery的展覽與我們一同共享

Abloh超越框架的不凡視點。

藝術家的話

「我們全體,都是經由消費行為所形成的個體」–Virgil Abloh—

本次個展「“PAY PER VIEW”」是要說明宣傳和廣告對我們意識形成的重要性。他在90年代的廣告中,是以顯眼的品牌LOGO作為基礎,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創造出一個讓消費者思考「到底我們本身,是否在本質上就是被消費行為所創造出的個體?」。這裡所謂的「消費行為」,指的是廣告被現代人創造出來,然後是進行一連串改進並且使其更臻完美的演算行為。這一切都影響了我們的意識形態。Abloh他想要讓觀賞者理解的是,其實在行銷的方法論中存在著一種形式的藝術。他認為:藝術家並不是抽象得去進行創作,而是有自己具體的意見,然後我們現在所存在的時代,是去針對現在正在發生的社會問題或是社會現象,有提出自己註解的義務。本展中,會去探討強調廣告和藝術的高度相似之處,並且以獨特的方法紀錄文化層面的意涵;接著是去深入探討「冷嘲熱諷 (irony)」將社會性大眾的觀點,和這次他所想要展出的部分互相聚焦。展覽作品中不斷重複的一個概念是,Abloh他在時尚、藝術、音樂、電影、家具等各式各樣的領域中所發揮的創意,都是遵循對於「純粹主義者」和「旅人」這兩方面的訴求。

展覽中多透過視覺上的溝通去抓住觀賞者的目光,讓他們去體驗現代藝術中有許多超出我們肉眼可見的東西,所以會因此而抱有疑問。所有的作品都希望是透過在一個裝置中所存在大量的訊息,經過具象化的設計過程,去建構我們的情感。藝術家想要用超脫物理界限的世界觀去吞噬觀賞者。本展主要是喚起觀賞者去觀察廣告如何以各式各樣的方式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讓他們去自覺這些概念都是用怎樣的編碼方式隱藏在廣告之中,這是他有意去將廣告的架構曝光或是企圖將廣告背後所有的思考流程的因果關係明確化。

展示的作品《non-cable channel》、《advertise here》、《Lamar》、《OUTFRONT》、《JCDecaux》、《Television》、《untitled》、《oil spill》《a mere image》、《up-to-date》、《dollar a gallon》、以及《ALL SIGNS ARE CONTEMPORARY》全都有著共通點就是在世界上既有的註解上再追加上註解。然後希望觀賞者能在觀賞作品圖像及文字時試著去觀察這些東西如何在我們的腦袋中反應出訊息。大腦會時常對那些反應或訊息加以解讀,最終觀賞者每一個人都能依照過去自己的人生經驗去對每一個不同的訊息做出不同的理解;而這些不一樣的理解,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對於各種創作作品中背後所深藏的意思並且用普遍的言語去定義,這就會成為向更高層意識對話的根基。

Virgil Abloh本身對於藝術所擁有的「感染力」所激發,文藝復興對他個人可以說是覺醒的瞬間。他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活動,建立了藝術和廣告一貫性的個人信仰。他取得建築技術者的學位以後,在他接觸到米開朗基羅或是貝尼尼的作品時,就已假定這是視覺廣告,所以他想要從這些作品中去解析到底想要傳達給他怎樣的訊息,並想要加以分析,在他的心裡就有著這樣強烈的慾望,這也是他在自己的品牌行銷當中去放進自己的藝術作品的契機。這些他個人的體驗都在本展中還原,本展中會利用各種工具去詮釋藝術作品是如何去達到解讀根植在現代廣告的演算法則,並且如何發揮著觸媒的角色。

卡濟米爾・馬列維奇(*註:俄國幾何派抽象畫家)所發表的『黑色正方形』的最初版本(1915)是世界最初介紹的至上主義第一號作品,也是促使西洋社會歷史上現代/抽象藝術成形的重要作品。這對於Virgil Abloh現代性的思考傾向有很大的影響。他的作品《advertise here》、《Lamar》、《OUTFRONT》、《JCDecaux》以及《Television》,都是對於現代廣告的深入研究,他一個一個分析廣告標語背後所象徵的表現,他除了他個人對於文化的考察之外,也利用文化隊周圍環境的影響,將這個方法也採用上自己的故事和註解,用馬列維奇黑色正方形的對話方式,將線和線連結;而觀賞者則是可以對廣告所擁有的力量抽絲剝繭以後,對於剩下來最精華的核心部分去了解廣告的內在意圖。
「“PAY PER VIEW”」是展現媒體會因為人類世界的觀感而有重大影響的一個展覽。從廣告(或廣告看板等)得到靈感的Abloh,想要告訴我們,我們所生存的社會,是怎麼樣的去要求所有都必須要完美無瑕。就是這樣的意識形態,讓他決心要去學習如何去寫出Helvetica(註:現今在世界中最被頻繁使用的歐文字體)的技術,並且用進作品中。本展也算是他自己的一個個案研究,去探討世界如何去描繪、理解和實際操作他的方法論。在這裡他想要完成的,是讓觀賞者從各種不同的觀點去看,並提供一個機會讓他們且將諷刺/挖苦來作為日常生活中各種評論的工具。他想讓大家體驗到媒體的眼光是如何讓媒體的自我意見變成好像是既有事實的觀點。實際上這就是所謂的「alternative facts(註:「對照真實的另外一個事實」)」,Abloh就是用這樣的主題去陳述社會上並不被公認為事實的事件(應該被當作是謊言的事件)。
他想讓觀賞者去理解,我們已在一個新的時代。所謂的新時代,就是以往無法加以編修的東西,變得可以編修了。我們現在這個世代所產出的表現,就是去懷疑現實,或是將現實轉換成自己的領悟,這種感覺才是去回應時代的表現。但,這樣的回應,在我們改寫著被日常生活中所包圍各式各樣的事件時,卻只是構成社會烏托邦的一小部分成因而已。
展示的作品中,無論是能捕捉黑體影像的LED螢幕,或是寫著引用文章的地墊,手繪的畫布,全部都是傳達途徑的具象化物品,僅是一具包裹著圖片或文章的「假人形」。在這個展覽裡所展現的創作及思考歷程,都可以說是隸屬「現代文藝復興」的作品。

村上隆的話

現在是日本時間的3月2日,凌晨0點。
我正在為了KaikaiKiki畫廊要舉辦Virgil Abloh的展覽,向相關的工作者數十名,用WhatsApp發問了有關於裝置立體作品技術上的問題和個展要販賣的T-shirt的樣式等問題,不到一會,Abloh的助理Ati就和夾雜一些問候語回過來了。
Virgil本人也詳細的回給我很多有關T-shirt製作,販售和立體裝置的相關訊息。
真是奇怪…還有幾小時,他就要開始在巴黎舉行一場Off-White的秀,怎麼會這麼快就回我了呢?
況且今天還是喬丹的巴黎限定版的公開販售日。我在Instagram上公開了明天在東京限定版畫的活動訊息之後,他本人也很快地按了我的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

對他來說這些巴黎時裝秀什麼的,就好像是呼吸一樣,已經不是那種非成功不可的慾望,所以完全也感覺不到絲毫的緊張。約莫是3-4年前,Off-White的印花樣式完全改變了街頭潮流的規則;在2017年與Nike喬丹系列球鞋聯名合作以後,球鞋的翻玩方式也大大地不同了。

Virgil Abloh真是一個遊戲玩家!Game Changer!

光是只要想到他的存在就會覺得很開心。
就會變得生氣蓬勃。
會皺起眉間思考。
然後會一下靈光乍現,有新的發現。
藝術、時尚、Instragram、人種、市場、時差、價值、原創性,在這些界線都曖昧不明的時候,像他這種創意人士就會特別顯眼。
Virgil Abloh就在那裡笑著。
應該是說,他本人不在那裡,但是只要接觸到和他有關的企劃,就能夠感受到他的氣息。

這樣的他,只要和藝術這場遊戲有關,無論我期待對於他會做出什麼,都不會讓我感覺我是對他過於期待。

當他緩緩改變他的遊戲方式所進行的一系列活動,藝術的世界也就有種即將開始改變的瞬間,我感到興奮無比。

村上隆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