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巨大的陶壺與一般器皿
將破綻化為力量

尾形Atsushi

2017年11月25日 – 2017年12月20日
開廊時間 :11:00 – 19:00
公休日:星期日・星期一・國定假日

來自村上隆的話

和尾形有了交集,是從2012年的中野Hidari Zingro這個地方開始的。因為辦他的個展之後就持續有聯絡,已經是從五年前開始的事。

我因為以下四點的理由對他的作品情有獨鍾:

  1. 三十歲中堅份子,辭掉雜誌總編的工作去致力於陶藝。
  2. 在生活陶藝的體系裡,他是一個強調作品「韻味」的藝術家。
  3. 照他本人的說法,是「手很小,不是天生陶藝家的手」。也就是說他知道自己的不利條件是在人生中途才踏上陶藝製作之路,但卻也認真面對,我對於他這樣的態度有了共鳴。
  4. 雖然很不靈巧但耿直的人品都展現在他的作品上。

展覽結束以後,他接受了我很多國外的客人的訂購,幫我做了非常大量的平盤。
對於我非常無理的要求都能夠爽快答應,我想一定是因為他有著一分不服輸的挑戰精神,自己也想要突破自己的極限吧。
因為和他的對話都是這樣的感覺,所以我就對他說:如果在麻布的KaikaiKiki畫廊的大空間做展覽的話,你要不要做一些至今從來都沒看過,就連你自己都做不出來的超大型作品呢?所以他也就順著我的話答應了。

曾在KaikaiKiki發表過作品的大谷工作室和上田勇兒,他們所創作的地方-信樂的「陶藝之森」,是滋賀縣行政法人有在進行藝術家駐村創作(artist in residence)的設施。
那裏有一位曾在美國創作陶藝的杉山道夫先生,志高道遠的他在那裡主導這個設施,在那裏有可以燒製高2公尺作品的陶窯,在他正確的指導下,有許多大型的陶藝,或是複雜的作品誕生出來了,所以尾形的巨大作品也就試著用了那個地方。

信樂的『陶藝之森』是因為奈良美智首度在這裡開始製作陶藝而受到大家注目的設施。奈良在陶藝之森創作陶藝這件事,讓他在那裏留下了非常大的足跡。原因是奈良身為畫家和雕刻家,他不受陶藝家的規則限制,運用自由的靈感,他在製作大型陶藝作品的時候,有了新的嘗試:在內部放置了內框(骨架)。

那樣的技術,原本在陶藝之森裡面就有也說不定,但是奈良用了該技法,陸續創作出了大型作品,看了他的作品之後的藝術家們也就紛紛追隨起來。尾形這次創作的超大陶壺,也放進了奈良所使用過的內框技法。

基本上作品只是有著陶壺的身軀,但是內部卻是非常傾向雕刻的。框架,是十分傾向建築或構造,也就是為了維持某一種型態而架構的骨幹。尾形所使用的陶土,是和肌膚相近,基本上就是軟土,只要做稍微大型一點的陶壺,超過一定大小就會無法成形。如果要讓他想使用的陶土作為優先選擇,那麼為了維持一定的形狀,就一定需要內框。雖然說這好像是因為作品的必然性所驅使之下的選擇,但實際上說穿了,其實這變成了一件藉陶壺形狀去發揮的雕刻作品。

尾形自身因為對於這個有如雕刻作品一般的陶壺也有諸多疑問,所以我聽說在他的製作過程中,也非常積極的去和自己所想的盡量去契合重疊。其中之一的疑問是自己真的想要做出這個像是裝置一般的作品嗎?另外一個疑問是:我聽說他用骨架做出的陶壺爆掉了,殘留下來的骨架,不知道是否還能夠成就一個陶壺的型態,但是他盡量去做出像是陶壺的東西。(10月21日當時)

總而言之,就是一個巨大的陶壺。在生活工藝界裡有所謂「實用的美」這樣子的字眼,但這次的大型陶壺創作,和這個普遍生活工藝藝術家們所持有的概念上是差之千里。接著,就在準備出展的巨大作品都已經齊全之際,我收到了他在10月10日對於這次展覽的聲明文。那是有關於「小縫隙」的文章。

就在我以為他會說出這次做出超大型作品的肉體所經驗的過程,以及因為要製作大型作品,所以一洗平時悠閒做陶的心境,奮發集中的精神狀態時,沒想到他竟然繞一圈又回到原點:因為製作大型作品,再次重新體驗了掌中大小的美好憧憬。我真的嚇了一大跳。不過,要說理所當然也是理所當然,因為他在擔任編輯的時候身心俱疲的狀態下,所找到了心之所嚮就是掌中大小,可以使用的陶藝作品。這件事說來也有點諷刺,就是尾形在與我的關係下,在創作超大作品的同時,他也得到了一個契機去重新檢視,最原始,也就是掌中大小,並且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使用的陶藝世界。

對於尾形的超大型作品,結果是讓他又再次下定決心去追求掌中大小的陶藝,在某種意思上,是我料想之外。但是他本人也告訴我說「從大到小,再從小到大,找出這樣的迴圈,也是必須經過這樣的過程。」因為本次的展覽,在大型陶壺和一般器皿的來來去去所找出來的道路,也變成了我思考今後方向的動力。

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我想要做的是將這個業界既有的習慣,既有的價值觀先一次推翻,之後,就會有完全不同的東西萌芽。或是可以說,在藝術家們像惡魔一般湧出創作的慾望時,我希望我是可以和他們一起體驗的。
所以在已經成為『生活工藝』普遍的觀念下,我假設他也會有就算一樣在製作陶器,但是卻不斷湧出想要打破那種觀點的創作欲望,但是尾形,他是在繞了一圈之後,又回到了創作掌中大小器皿的路上。

我想尾形之後,他應該更會去追求所謂「小縫隙」的世界,但因為我們的緣分,我由衷感謝他認真的創作了超大型的作品,好像是一種命運。而在這命運的引導所完成的巨大作品群,和他覺醒在「小縫隙」中所創作出的器皿,請各位一定要到場和作品們相見。

村上隆

Go To Top